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后事宜(2 / 2)

负责工商业的主管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就在这时,坐在主位的叶霄开口了。

“首先要保障的是秩序,然后是当地工商业的恢复。”

“恢复区和新城的商会向占领区扩张让他们自发去做就好。”

“重要的工厂依然留在恢复区,占领区需要时间来归化。”

“我们的制度对那些特权阶级之外的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不过这还不够,教育必须要跟上。”

“小学,中学,大学的模式,在占领区一样搞起来。”

“小学中学设立在当地,早期的教师从恢复区和新城抽调,以后可以从当地毕业生中择优录取。”

“中学毕业后,占领区的学生同样可以参与大学的考试,通过条件和恢复区新城人相同。”

“政策和各种安抚措施,能在短期维持当地秩序,可要长久的让当地人认可,想要教育来一点点转化。”

“等那些孩子长大,我们使用同一种文字,说同一种语言,拥有同样的价值观和归属感,我们就不再分彼此。”

叶霄的教育观念和儒家有教无类的思维接近也有些不同。

这种模式能实现最关键的还是中原文化在这方世界的先进性。

其余民族一旦融入汉民族,就不分彼此,甚至不少周边的国家会效仿中原文化。

而其余民族统治汉民族,总是被一次次推翻。

原因很简单。

先进文化会自发的吸引人融入其中,可落后的文化想要同化先进文化是不可能的事。

从秦,汉末,隋唐,宋一路走来,汉民族其实一直在走民族融合的道路。

有教无类的儒家思维原本的汉民族越来越庞大。

叶霄是认可这种思维的。

大家是不是行走于一条道路的伙伴,不取决于血统,而是思想。

“教育的事新城和恢复区已经在协调了,很快就能抽调一部分老师和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前往占领区。”

教育是由叶昊亲自负责的,他知道叶霄对教育的看重,也知道教育才是从根本改变的方式。

最后发言的是岳飞。

“现在军队三十万人的规模有些不够了。”

“目前恢复区和新城城防军五万人,占领区各城驻军五万人。”

“西北和北方边境是我们主要的防备方向,各驻军五万人”

“除此之外,便是十万的主力部队,负责对外征战。”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占领区过于庞大,各项事物繁杂,五万驻军很勉强。”

“西和北面的各五万驻军也因为边境线过于漫长,很难把所有地方都控制住,有被人从薄弱处突破的风险。”

叶霄闻言点了点头。

“边境线相比于之前,延长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