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通讯设备(2 / 2)

“这种情况下,指挥前线部队做出部署,了解各部队遇到的情况,都极其方便,对战略战术是颠覆性的革命。”

岳飞对灵力通讯设备和无线电在军中的应用给出了相当高的认可。

将在外有所不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因为在以前,因为信息传递的不方便,命令从后方送到前线,可能是几天甚至十几天后的事了。

而后方命令的依据是想要几天甚至十几天才能从前线送来的战报。

一来一回,少则十几天,多则月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十几天甚至一个月前的命令,必然是无法适应当前战场情况的。

所以大军征战,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一个水平足够且有足够影响力不会被后方影响的元帅在先前坐镇指挥。

这一点对于新汉同样如此。

所以对南亚次大陆的征战,岳云有对前线军事的全权处置权。

而岳云在指挥的时候,也是把任务下达到各旅,然后各旅如何作战,是不会去干涉的。

岳云坐镇指挥部,根基当前情况做出作战部署后,是不知道实时战场情报的。

前线部队具体怎么打,想要前线部队的指挥官自己做出决定。

之前灵力通信设备在作战部队配法到了旅一级,影响力自然是巨大的。

不光燕京的总部能实时了解到南亚次大陆的战况,作为总指挥的岳云也能根据各旅的进度进行调度,加快战争的进程。

而无线电的配法,更是对前线作战部队影响巨大。

配法到了营一级的无线电台,让各个营可以独立作战,且独立作战的同时,和其余各个部队能实时通讯。

比如,两只部队前后夹击敌人,可以通过电台统一进攻时间。

不同部队有了通讯手段,在作战时,就可以时刻交流,不管是夹击,掩护,强攻,侦查等手段,都不需要双方的指挥官纯靠默契,而是通过电台交流,大胆的在前线做出各种有效的战术布局。

而且,还可以通过无线电呼叫后方炮兵打击目标位置。

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无线电装备之前,炮兵在不随军行动的时候,只能提前轰击目标地点。

传令兵也只能告诉他们固定目标的位置。

对于移动目标,是基本没有办法的。

毕竟,等传令兵到炮兵阵地,对面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而有了无线电,就可以字面意义的‘指哪打哪’了。

无线电技术对于军队的意义,丝毫不差于枪和火炮,这是绝对革命性质的东西。

其余各个部门也纷纷发表对于灵力通讯设备和无线电的积极作用表示了肯定。

叶昊则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新的计划。

“在灵力设备和无线电开始应用的时候,我们就在规划如何大规模应用。”

“现在,新汉本土的长波通讯,短波通讯,已经有了基本框架,灵力通讯设备也在新汉之外的地区发挥作用,把各地和新汉连接为一个整体。”

“这个时候,我们既要考虑下一步的规划了。”

“我这几天找相关的技术人员聊过,和下一步计划中需要配合的各个部门也聊过,可以说,下一步计划,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