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熙凤思开源(2 / 2)

好在元宵将近,元春马上就要回府醒亲了,这才使得贾母多少有些安慰。

贾母靠在榻上,两个小丫鬟一个捶腿,一个捏肩,鸳鸯则是站在一旁。

贾母:“对了,这几日就是除夕了,我的玉儿什么时候来看看我啊?”

鸳鸯回答道:“林府回信,说除夕当天,林大人会带着小姐亲至。”

贾母点了点头:“好。那夏丫头呢?她近日怎么样了?肚子里的孩子可还听话?”

诸如此类的问题,贾母又一一问了几个,似乎还想问什么,但还是没能撑住困意睡了过去。

如果说,现在贾府谁最快活,那一定是贾琏,和尤二姐偷偷在小院中私会,努力耕耘。

而王熙凤则是因为除夕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

贾府如今进项不但没多,反而又少了。之前为了建造省亲别墅,前前后后花了近两百万两银子!

今年年末,贾府的铺子关门了好几间,府上的爷们又没有一个是有实权的,靠着朝廷那点俸禄连丫鬟都养不起。

幸亏今年贾府名下的庄子各个大丰收,上供的银子、物品格外的多。

杂七杂八的东西不说,光是银子就有七千多两。

可是这些银子相比于荣国府的开销可谓是杯水车薪。

毕竟荣国府这一大家子主子,一年的开销估计都不下一万两了。

花钱的大头就是贾赦贾政两兄弟了。

贾赦还好一点,至少买回来古董都是真品,是值钱的,也不算白花了银子。

等贾政就有意思了,效仿古人养了一屋子清客,一个个摇头晃脑,阿谀奉承一个个是高手,要说到真才实学没一个行的!

光是这些清客的开销,一年都要个一二千两银子。

王熙凤抱着暖炉,头顶戴着白色皮毛围成的帽子,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平复着自己跳动的太阳穴。

贾府如今的情况,王熙凤是最清楚的,账上的银子已经快空了,哪怕加上年末这些庄子的收入、店铺的收入,凑吧凑吧也就还能剩下个四五万两银子。

可是年末了,这祭祖走亲串友哪个不是烧钱的活?

今年还好,隆庆帝送走了大半的勋贵,所以今年贾府需要走动的人并不多。

但是除夕的活动、祭祖、打赏等等下来,估计再怎么省,也要个一二万两银子。

按照贾府如今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比如一个个丫鬟穿的都是绫罗绸缎,吃的也都是山珍海味。

不说别的,在这个时候,能顿顿吃的上白米饭的,都是上等富户了。

而在贾府,白米饭只能上下人用的常米!

贾府的丫鬟也有三六九等,一等丫鬟一顿饭四个菜,比如平儿、鸳鸯等等。

在这个时代,寻常百姓吃个饱饭都成问题,而丫鬟们不但有足够的吃食,还能有额外的加餐!

特别是那些有头有脸的姑娘,晴雯就不用说了,吩咐一声小厨房就有人去置办,就连迎春屋里的大丫鬟司棋都可以去厨房开小灶!

王熙凤也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可是贾府这些过惯了锦衣玉食的主子们不会同意的。

往往人们不会去怪制造麻烦的那个人,只会去怪揭示它的那个人!敲响警钟者,冠之以不祥。

如果王熙凤真的把贾府实际情况捅了出来,几乎就是和全府为敌了。

更何况那么做,王熙凤岂不是等同于屈服了,放弃了手中权力?

既然节流不行,那最好的办法,只有开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