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明外贸宝钞(2 / 2)

一个国家的生产所得与消耗的支出不可能是等价的,尤其是在古代,在士阶级的作用下,几乎每年国家的产出有四成会被损耗在士的供养上。

也就是说,国家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收支平衡。更没有能力去发行国债,哪怕咬牙发行了,也不过是白忙活一场。

就如同熵增定律一般,产值不可能是守恒的,而是一定会产生消耗的。

世界之所以不断运转,靠的是从外部的太阳吸收能量,国家也是一样的。

如果换成后世初中、高中的历史知识的解释就是:

由于受生产力的限制,在某一时期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商品总量是有限的,但同一时期全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远大于总供给。(古代灾年)

如此,就会推动商品价格的上涨,毕竟此时生产出来的商品根本不愁卖。而这个时候国家想要获取和前一年一样多的物资,唯一的办法就是超发货币了。

这是单纯内循环国家不可能走出去的死循环!

无论是从前,还是后世,国与国之间的争夺永远不可能消失。因为你吃的多,我吃的就会少,没有人愿意将损耗嫁接到自己的国家上。

户部尚书敢上这个奏折,肯定是有备而来。

首先:此次发行的宝钞,不对大明内部流通,而是作为对外贸易使用。与白银绑定。

也就是说,外国人想要和我大明的商人交易,必须将白银兑换成我们的大明宝钞才行!

如此一来,国家便可以亲自下场,通过微操白银的流通,来调整贸易宝钞与白银的兑换率。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需要超发外贸宝钞,那也是由其他国家承担了大明的损失,大明本身没有任何的损失。

隆庆帝一听:“好啊!好啊!好啊!”

不用朕的子民有任何损失,就可以进银子,进物资,这可太好了!

至于其他国家的死活……和朕有什么关系??

天知道当薛虹知道这件事后,有多惊讶。户部尚书玩的这手和后世某个禽兽不能说极其相似吧……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只不过未来某禽兽是先后以金子、石油、高科技捆绑货币。

而大明则是以独一无二无法代替的奢侈品、以及必需品来捆绑。虽然效率上和稳定上会不如后世,但至少现阶段绝对是够用了。

事实又一次证明了古人不是比不过未来的人,而是在当时的条件,古人做出的已经是最优选择了!

国与国之间,哪怕是共赢,也一定会有承接损耗的一方,这点是恒古不变的。

至于未来,大明真的一统世界后该怎么办……只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没到达那个时代,所有的想象都只能是猜测。

因此才说马、恩、列、毛等人类先辈伟大,他们可以做到以人类的蝼蚁之躯,透过历史的长河,寻找出一条真正的道路。

(现在想一想,突然发现,历史课上学的东西都是真东西,只不过咱们没时间更没兴趣去研究。

历史课上短短的三言两语,才是真正的微言大义。讲述了各个国家和社会的起源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