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空(1 / 1)

黑幕之门2 苏与雨 1275 字 1个月前

鹿角丘外的平地处,那里生长着茂密的割烟草。

高低起伏不平的地面在轰鸣声中敞开了一道缺口,这个发射通道是第一次开启,但在之前的一年多时间,地下通道的修建工作早就在进行了。在每一个白天和夜晚,地面上的草疯狂生长,虫子繁衍生息的时候,地底深处,钢铁的机器就在运作着。

湿润的泥土混合着草屑落入缺口下的鸿沟中,露出了里面庞杂的钢铁工事。这是它第一次得见天日,幸而当前正值早晨,天气十分清凉爽朗,当光照射下来后,能看到稀薄的地气缓慢的喷涌而出。

紧随其后的是一架半三角型的深航机,呼啸而出,在他后方,一架接着一架。

“升空完成,组成阵列,关闭一号引擎。”

“关闭二号引擎”

“一切正常,保持平稳”

“降低速度”

“关闭所有引擎”

“一切正常,保持平稳”

“提高速度,一节,二节”

很快,深航机阵列直入云层之中,观测台上,徐威松了一口气,下达指令:关闭出口井。

在此条指令传达到出口进操作台时,被阻止了下来,暗灰色的屏幕上显示了几个红字:“权限锁定。”

徐威预感到有事发生,他没有立刻前往发射井处核实是否出现了设备故障,而是利用发射井敞开之际,向外界传输了一个消息。

空中,深航队已经跃过平流层,来到浮动层,云海的波涛在深航机群下翻涌。

在那之上,茫茫紫色的云雾像遮盖在天际的朦胧墨图,嫣红的底色由下到上,以天幕为纸,泼绘出绝伦的花瓣。现在,它正贴附在紫星这个庞大的球蕾外,急欲绽放。

祁思夜透过观察口,看到头顶纷呈的颜色,他感觉到这和玉诞头顶的天空有些不同,但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同。

这里的云雾是鲜活的,它的流动是有生命的。

继续往上,领航机传来指令:抵近混沌层,持续减速到2级。

混沌层是整个气层的的主体,其下层连接着浮动层,尚有可以看到的独立的云朵,而再往上,气体呈弥散状。其中也附着一些条絮状云块,这是下层和上层物质输送的纽带。

在混沌层中,一般来讲越往上气体越稠密而又形态混乱。其中有致密区,多是一些含氧气团,有些生长着气层浮游生物,疏散区则多呈泡状,其中充盈着惰性轻盈气体。

而在五十千米往上,就开始出现不同的形态。

“低速通过带电区。”

带电云团很难透过光照,所以能见度不高,通过时要避免高速,减少对纹带的扰动。

此时,在众人的指示器显示上,一行字冒了出来:与接受台的联系中断。

小字不停地闪动着,总是给人不安的感觉。祁思夜看了看时刻,距离离开发射台已经过去三十分钟。深航机潜入带电云团中,是极易失去地面联系的,如果这个时候,地面指挥室发生了一些事情,也无法传递到深航队中。

窗外昏暗而又不时闪烁着依稀的光点。

前面的领航机已经将速度压到能够维持的最低极限,不断地提醒着后面的人。

“前方有直径超过十米的光团,目前不在航道中。”

云中光团实际上是电流团,他们有可能在云中频繁的跃动,也有可能一直处在一个位置,这都是难以预测的。

祁思夜叫住同机的两人,再次提醒他们打起精神,带电的云团可能很巨大,而长时间在昏暗中会诱使人愈发瞌睡,特别是两人在深航机垂直上升时没有事情可做的时候。

涂冀在他的舱室里遥望着那些闪动的光点,让他想起了另一番场景。在鹿角丘平原,夜里人们会在他们的草场点上灯光,这些灯整齐并宽散的排列在草地,为草坪提供光照。

后来,不是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大范围的种植割烟草,这种草长的很高,它们夜里也会发出淡淡的光亮,便也不需要提供灯光了。

涂冀最后一次看到遍布原野的灯光是在联军深夜入侵的时候,联军们都带着夜视头盔,他们头盔发出的光亮就只有透过头盔上的眼镜可以看到。所以在那乌黑的夜里,透过镜片就能看到漫野的光点。

涂冀将手贴紧了制动台,他没有通过屏幕回答祁思夜,而是头后仰看了祁思夜所在的舱室,示意自己没有问题。

苏央则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只是偶尔通过观察口掠向外头,黑暗中的闪动令她心生害怕,却又让她异常熟悉。在此之前,她从未真实的深入空中,但这种感觉却是安逸熟悉的,温柔的平静似水,她无法料定她自己是不是对危险有着自我麻痹,只得集中精力让自己不去适应外面的云层。

领航机再次传来消息,这次的消息是:前方有巨大光团遮挡,临时更改航道。

接着,由于这些光团和一些更为复杂的原因,队伍联络的信号出现了极不稳定的波动,但这在深航过程中十分常见,众人都对此司空见惯。每次预感到这种情况发生时,领航机都会提前示警。

往常情况,领航机在失去后方信号后,首先点亮红灯,依次减速。接下来依靠深航员的经验选择正常行进的绿灯,或者是其他指令的灯光。

但依靠飞石阵列前进的深航队由于必须相互配合,独立舱中的深航服才是传递信息的第一工具,其次才是起到辅助作用的机身灯光,特别是,在光线的传播严重受损的情况下。

七架深航机相互靠近可以达到减速的目的,并拢则是上升。在抵近光团时,七架深航机沿着飞石的作用路径合拢。而位于底部的转向舱,可以调控飞石朝向,其类似于磁场作用,飞石也具备不同方向,不同受力的特性。

涂冀虽然暂时不需要参与到机群的转向中,但他比任何人都更要紧张,他是这些人中最年轻,又最没有经验的一个,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真的执行过一次出航任务,一直都是在训练场中进行着操作和练习。

面对外面的危险,他只能安静看着不断波动的各项仪表数据,他知道,很快,这些仪表就会相继失灵,一个个的数字会相继定格,只剩下断断续续的警报声响。

深航机群在暗沉的空中并成了一个“火”字,他们的速度方才缓缓的慢了下来,但来自地表的引力不会消失,在飞石牵动机身彻底息速之前,他们需要避开一些光团,并且重新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