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1 / 1)

黑幕之门2 苏与雨 1150 字 1个月前

苏央的眼睛眯的很紧,牵动着眼部周围的肌肉都聚在一起,她一定不愿意其他人看到她现在的样子。她的舱室被照的很亮,因为许多闪电就在她的下方,透过观察口,电光映在机舱的内壁上。

其实在最开始,深航机是在观察口上加设了隔光设备的,这些装置可以减少透光度,但是后来却取消了。因为在后方闪电追来的时候,看得见比看不见更危险。

在机舱中的驾驶者察觉到危险后,就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求生的欲望可能致使他进行转向操作,破格的提速操作,这反而会造成其他麻烦。往往深航机都是成组发射,排布整齐。前机破开电流,后机主为阻隔,相互配合,一架深航机为了躲避危险的错误操作易致使全队的深航机失去稳定。

如此过去了不知道多久,由领航机率先逐渐降缓了速度,来自机身传导到座舱的震动感明显有所缓解。

祁思夜早就配合前机完成了减速进程,在苏央和涂冀察觉之前,他睁开了双眼,释放了一部分刚才冲入深航服中的加压气体。

苏央和涂冀后知后觉,此时也反应过来,睁开眼睛,紧绷的身体泌出了不少汗液,此时也快速蒸发出去,凝结在座舱的透明罩上。

苏央抬手擦去罩上的水珠,露出一道清晰的画面,透过宽阔的观察口,在她的下方,是整片翻腾的云气海洋,闪电在其中不停地跃动,但此时显得十分渺小和微弱。

随着祁思夜所在的深航机彻底远离混沌区域,领航机的指令传来,让各位可以恢复沟通频道,屏幕上的图像很快充盈色彩,各种仪器的正常灯光亮了起来。

算是有惊无险,苏央长舒了一口气,她记得,这里应该就是一年前发现飞石的地方。

“汇报受损情况,一号机正常”

“二号机左侧温度过高,正在处理”

...

“七号机尾部严重锈蚀”

“锈蚀?”一个不知是几号机的声音从扬声器传来,这是十分严重的错误行为,队伍沟通时必须表明机号,这是为防止对话混乱。但是此时领航机并没有出声指责,所有人都没有出声,他们在等待着七号机的回答。

“七号机确认锈蚀!但机组运行正常,未发现故障。”祁思夜反复查看,并调出了尾迹录像,共享出去。

快速腐蚀,可能是某些化学物质团,但肯定是没有办法回头调查原因的,领航机也就没有再就这个问题继续发问。

“降速靠近飞石聚集区,注意各指标。”

七架深航机依次排列并启动副引擎偏转航向抵达了此处假想通道的外侧,监测装置也很快绘制出一个大概的桥梁状模型。他们便环绕着这个模型通过不断扭转方向回旋上升着。

“各机注意,抵临事发高度。接下来由领航机主动贴近通道位置,每次一个标准尺度。在领航机确认无误后,后机跟进,后机确认无误后,再下一个,直到尾机确认跟进后,再由主机判断是否再贴近到下一个尺度。无需回复。”

就这样,在不断的靠近通道后,他们所处的高度也在飞速上升着。很快,就要远离这个空旷的空泡区域。在他们的上方,肉眼可见的大雾开始出现,这些大雾是从上层气层中逸散下来的,以此也模糊掉了空泡和具体气层的界限。

没有这个界限,深航机无法准确的判断外部环境将要发生的变化。但同时的,这些大雾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要处,它们在深航队头顶一望无际的深空中模糊的呈现了一个巨大且美妙的气体旋涡,这个旋涡的中心自然就是贯穿深空的原飞石聚集的桥梁体,也就是通道。

祁思夜透过观察口,就能看到外面世界显现出的虚无缥缈的庞然大物,正在围绕着通道的中心旋转。每一扇单独的更凝实的气体棱叶被通道的强吸力带动着,扯开了延伸几十公里的绵长脉络。

那是一个美丽的螺旋,在每一个稀薄的低洼处都透出妖娆的紫光,又环绕在巨形气柱上通过各种反射,穿透,散逸开放出一个纷呈着数千种,乃至数万种无法区分的绮漪颜色的梦中之花。

祁思夜看着远处,竟然不自觉的心中一暖,这副场景,不正是他在幼年,期望来到深空,千盼万盼所梦寐以求的景象吗?只是在一次次无功而返后他逐渐失去了最初的幻想。

诚以为深空永远一成不变,冰冷而可怖,阻挡着所有来访的客人。此时才知道,原来贫瘠的荒漠,阴暗的沼泽依然可以诞生美丽。

更关键的是,气漩的稳定状态揭示了通道的上升逻辑。它持续游动的羽翼向深航机群中的深航员们展示了属于通道的平和与包容。人们直观的看到,在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内,这个通道都足够安全。

这真是一个足够使人兴奋的好消息,不过深航员们并没有因此失去固有的谨慎,来自领航机的话语仍旧充满着严肃:“一号机率先进入通道,二号机等待指令。”

这个消息发出后短暂的时间,所有的深航员都开始紧张起来。伴随着恐慌和无以言表的兴奋,他们在各自深航服的笼罩下为一号机暗暗的祈福着。

祁思夜没有再过多的透过观察窗看向外面,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对于深航服一丝不敢懈怠的感应上。

相信其他深航机中的操作者,都怀着和他同样的想法。有着前者之鉴,他们便不能完全相信暂时的数据和图像。

没有人知道,在下一个时刻,天空会不会连带着他们这些不速之客撕裂开来,缤纷所绘之处,又有没有可能藏匿着意想不到的生死之危。

然而,最难以揣摩的地方就是他们此行必将前往的去处。

没有太多时间思考,一号机已经无限逼近通道外侧。领航机的操作者轻缓的抬起手指,在指套中发出极其细微的摩擦。在他的食指指前,是一个代表前进量的触摸反馈装置。